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工作报告
号: 003196053/201412-00001 信息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内容分类: 民族、宗教 发文日期: 2008-01-16
发布机构: 萧县人民政府(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08-01-16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称: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号: 词: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08-01-16   字体:[大] [中] [小]   保护视力色: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7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县立足新起点、加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新一届政府班子,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奋力推进萧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抢抓机遇,创新实干,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77.51亿元,增长14.2%,其中一产完成29.29亿元,增长5.8%;二产完成23.02亿元,增长34.3%;三产完成25.20亿元,增长10.7%。一、二、三产比例为37.829.732.5,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财政收入完成2.37亿元,同比增收5680万元,增长31.9%;财政支出9.17亿元,同比增支1.55亿元,增长20.3%。固定资产投资15.18亿元,增长7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亿元,增长13.7%。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5.40%16.28%,贷款余额增长比例首次超过存款余额增长比例。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3.28亿元,同比增长12.7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183,同比增长30.5%;农民人均纯收入3266,同比增长22.6%

(二)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内资22亿元,增长97.49%,居全市前列,实际利用外资241.5万美元,增长99.2%,新增引资项目130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个,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9个,有105个投资300万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新锦丰集团二期工程小麦粉加工、虹光集团玉米淀粉深加工和热电联产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运营;金黄庄煤矿、贝钢铸造、丁里农贸中心、林平热电环保等重点项目正紧张建设;天瑞水泥、大屯铁矿、张庄寨煤矿等一批重大项目正积极筹备,近期即可开工建设;陶瓷工业园项目开始启动,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同时加大对上争取项目资金的力度,国债项目、上级财政补助项目和贴息项目增多,除十二项民生工程外,全县共争取此类项目30多个,合计争取资金1.81亿元,有力支持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三)工业经济效益和实力明显增强。强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认真组织实施市工业三年倍增计划和我县“1313”工程,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效益大幅提升,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32个百分点。至2007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62,完成工业增加值14亿元,同比增长58.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1.6%,提高10.3个百分点。新锦丰集团等优势骨干企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对全县工业经济贡献率达到56%,拉动工业增长30个百分点。全县总用电量4.25亿度,增长18.6%,其中工业用电量2.4亿度,增长20.9%。我县已提前14个月实现市工业三年倍增计划。工业经济对财政增收贡献率达到53.74%。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大,20家企业获进出口自营权,进出口贸易总额60.93万美元。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县个体户发展到11500户,注册资金6790万元,私营企业720家,注册资金38820万元。县经济开发区建设速度加快,投资3500万元完成了主干道、供电线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已有5家企业落户园区正紧张施工,另有4个项目协议入园,聚集效应初步显现。

(四)城市建设全面加快。修编了县城53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完成了凤城8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政务新区初步设计方案。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城市建设总投入超过3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亿元,为历年之最。新建改造道路15条,近20公里,龙山路北段、健康路中段、交通路、淮海西路改造等建成投入使用,世纪大道西段、虎山南路等正在施工,龙凤大道、北环路西段和西环路北段招投标结束,近期开工建设。依托道路改建配套建设供排水工程,新建改造雨污分流管网5.2公里、合流管网3公里,新铺设供水主管网9公里,疏浚河道6.5公里。注重主干道绿化亮化,新增绿化面积6.8万平方米、路灯300杆,铺设人行道彩砖8.8万平方米。加大城市开发力度,全年房地产开工建设面积18.5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36万平方米。萧国商贸城建成投入使用,新宾馆主体工程、凤山花园一期工程完工,四通公司区域开发已开工建设,百货公司、汽车站、菜市场搬迁等项目正组织实施。新建改造公厕4座。城市管理机制初步建立,脏乱差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强,市容市貌明显改观。杨楼镇等小城镇建设势头良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规模和档次逐步提升。

(五)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克服多种自然灾害影响,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小麦生产喜获丰收,总产和平均单产再创历史新高,我县被评为全省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先进县。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作物品种的多样化和农产品优质率居全市前列。动物防疫工作成效显著,基本做到了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全覆盖,畜牧产品产量稳步增加。农业产业化经营迅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00多家,其中5家为省级龙头企业,16家为市级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20多家,会员3.5万人,2家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提高,16个绿色食品和4个无公害农产品新获国家认证,建成了30万亩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级萧国圣桃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国家验收,皖王集团“皖王牌”小麦粉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填补了我市国家级名牌产品空白。2个省、市级示范镇和10个省级示范村规划建设全面启动,示范效应明显。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完成646公里,质量好、速度快,位居全市全省前列。农村用电实现同网同价。“四清四改”工作扎实开展,农村环境有所改观。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累计输出30.5万人。村级区划调整全面完成,全县保留257个村,优化了农村资源配置。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各类补贴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全年累计发放各种惠农资金1.15亿元,农民户均受益360元。

(六)民生工程惠及全民。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渴望、最需要解决的“生活难、看病难、上学难”等突出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全县共投入资金1.24亿元,认真组织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全面启动并建立完善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6万人纳入低保范围;五保供养1.11万人;1597名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全部领取基本生活费;及时发放了1694户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资金;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扎实开展,参合农民98.8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人数突破4万人;903人得到大病救助,对162名重大传染病和特殊病例病人实行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得到保障,19.6万名学生享受“两免一补”;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消除中小学危房59347平方米,完成94处农村安全饮水水源工程,建成了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工建设6所乡镇卫生院和35个村级卫生室。民生工程的组织实施,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七)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技进步步伐加快,取得了16项发明专利和多项科研成果,我县获“国家科技入户工程样板县”称号,“皖麦优化加工技术”被评为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大力推进联校管理和布局调整,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全县高考文、理科上线3311人,比2006年净增229人;职业教育成效显著,教育资源整合取得积极进展。高度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萧县梅村初中被国家妇联评为全国关爱留守儿童示范学校。文化旅游事业加快发展,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萧县伏羊文化节、皇藏峪四省十市重阳节旅游登山活动和迎新春文化周活动;“萧县农民画”、“鞭打芦花”被省政府批准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萧县文化博览》即将定稿。群众性体育全面开展,竞技体育成绩优异,我县在市三运会上荣获金牌总数第二名,残疾人运动员在国内外大赛中再创佳绩,获省政府表彰。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步伐加快,80%的行政村通有线电视,建成了灵山电视发射塔,提高了信号传输质量和覆盖范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开展了“两非”专项整治活动,性别比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计划生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0.07‰,政策符合率为89.24%。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范围以内。加大环境污染治理,依法关闭了9家造纸企业,削减COD排放498吨、二氧化硫230吨,完成全年节能减排任务。非煤矿山整顿和空心村整治初见成效。支持驻萧部队建设,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进一步加强。人事编制、统计、残疾人、防震减灾、气象、物价、老龄、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

(八)政府效能显著提升。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府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广大群众的监督,及时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4件、政协委员提案170件,办理质量和速度有所提高。加大行政复议工作力度,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执行反腐倡廉各项规定,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注重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政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认真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和收费项目,县行政服务中心软硬件设施建设加快。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严打整治力度,深入开展各种专项活动,平安萧县建设扎实推进。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完善,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进一步增强。实行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和包案制度,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注重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信访总量下降,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包括广大外来投资者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着全县人民的心血和智慧。在此,我谨代表萧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向驻萧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萧县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我县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还不快,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缓解;二是投资规模小,投资结构有待优化,综合实力不强;三是社会保障、就业、稳定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城乡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尤其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亟待加强;四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水平不高,城乡人居环境急需改善,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五是发展环境不够优化,政府机关效能还需进一步提高,等等。对此,县政府将高度重视,坦诚面对,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在发展中加以解决。

 

二、今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起始年,也是萧县经济发展的关键年。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今年的发展环境宏观趋紧、区域紧中有松、总体有利。经过多年发展,预计今年我县二产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将首次超过一产,人均生产总值将超过1000美元,迎来发展的重要拐点,开始迈上持续较快增长的平台,实现由农业为主向工业化社会初级阶段的转变。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和忧患意识,积极适应大环境,努力创造小气候,趋利避害,抢抓机遇,坚定不移地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千方百计把经济总量做大,做到好中求快、以快促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基于上述形势的判断和把握,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开拓创新,务求实效,着力推动工业强县、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跨越,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完成污染减排新指标。

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2008年应全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以重点产业为支撑,全力推进工业经济大发展

萧县的加速崛起,必须依靠工业,必须集中精力、集中要素强攻工业,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扩张工业总量,实现经济结构的重大转变。

培育支柱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全力培育煤炭开发、陶瓷工业、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改造提升机械制造、医药化工、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加快金黄庄煤矿、大屯铁矿的建设速度,加速推进大屯煤矿、张庄寨煤矿的前期工作,进一步抓好煤炭勘查工作,谋划一批煤电、煤化工项目。竭尽全力规划建设好陶瓷工业园,确保有两个以上的项目开工建设。改造扩建彩色水泥厂,确保投资5亿元的天瑞水泥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农副产品加工业要在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支持面粉加工企业扩建技改、开发新产品,巩固面粉加工全省第一的地位,争创全国第一县;确保虹光淀粉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做大做强玉米深加工业;加快朝天科技秸木塑复合材料项目建设,整合张庄寨木材加工集群,提升木材加工业的规模和档次,开工建设20万立方中高密度板项目。改制重组古井双喜葡萄酒有限公司,加快西班牙和法国两个1万吨葡萄酒项目的建设,重振萧县葡萄酒品牌。确保贝钢铸造、丽徽制衣、林平纸业扩建和热电等项目竣工投产,苯化工以及新疆新型墙体保温材料、西安华通新能源公司天然气管道项目等一批在谈项目落地。

做大做强规模工业企业。启动实施工业总量“五年翻两番”计划和规模企业倍增工程,力争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19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对年产值100万元以上非规模工业企业进行摸底调研,从发展观念、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科学管理理念等方面,引导帮助企业增强发展意识,扩大投入,扩充规模,不断做强做大。加大同类中小企业的整合力度,使其上规模、上档次。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资金,构建企业融资平台,有效缓解要素制约,切实解决好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强化对工业发展的调度和考核,引导企业实施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企业管理、品牌培育四项工程。大力实施质量兴县战略,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打造萧县品牌。

加快园区建设。调整县经济开发区区划范围,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强化功能性配套设施建设,提升项目承载力,促进工业项目向园区聚集,力争今年开发区新引进项目10个以上,投资规模15亿元以上。继续制定完善开发区建设优惠政策,强化开发区职能,使开发区真正成为政策特区。建设专业化的乡镇工业集中区。以林平、虹光等骨干企业为核心,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提高综合利用水平。构建“一城带两园、两园促一城”的发展格局。

加强项目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又好又快发展的主“引擎”,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抓住新项目核准、在建项目推进、后续项目储备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分工协作、调度管理、项目服务和考核奖惩机制,畅通重大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全力以赴多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重点加强项目储备工作,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我县资源优势,谋划一批投资5亿元以上的战略性项目,确保全县项目库储备规模在200亿元以上,争取有更多项目列入省“861”计划和市“6+3”工程。加大对国家和省市各方面政策的研究,全面掌握信息,积极向国家和省市争取项目专项资金和国债资金。

(二)以重点工程建设为主导,全力推动城市形象大提升

加强城市规划引导。围绕建设“徐州都市圈内以工贸为主的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目标,实施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编制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龙山新村规划,完成凤城绿地系统和供排水等专项规划,细化政务新区设计方案。制定近期建设规划,做精做美建筑规划设计,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确保城市规范有序发展。认真宣传贯彻城乡规划法,大力开展“阳光规划”,进一步提高规划的公开性、透明度。严格规划执法,严厉查处规划区范围内一切未经批准的建设活动。按照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做强产业、规范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小城镇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小城镇管理,下大力气解决小城镇脏乱差问题。切实加强国省道干线公路两侧规划控制,整治违法建设,清理占道经营,彻底解决骑路逢集问题。

加快城市重点工程建设。按照加速新区建设、推动老城改造的总体要求,实施6大类55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全面加快新区建设,确保龙凤大道、行政大道、花园路等3条主干道路全部完工,给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政务新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大老城区改造力度,开工建设教育路、龙山路南段、世纪大道东段、虎山路北段、龙凤大道西段、健康路北段、前进路、龙湖路等10条主干道路。启动耐火材料厂、城西石榴园、陈沟窑厂区域以及建筑建材公司、龙山区域开发改造,做靓做美城西城东两大出口;新建6个规模住宅小区,规划建设面积不少于1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不少于40万平方米,切实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开工建设1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拆迁安置房,切实解决城市低收入和被拆迁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坚持依法拆迁、阳光拆迁,保证被拆迁群众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加强协调配合,加快拆迁进度,确保完成拆迁面积30万平方米。加快供水企业改革步伐,加强供水管网建设,提高供水能力和供水质量。完善老城区排水设施。新建改建公厕8个。加大对居民区街巷的改造力度,80%的小街小巷实现道路硬化、街巷净化。

积极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和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继续推进城市洁净、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创新环卫管理体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坚持严管重罚,全面提升城市卫生水平。狠抓门前三包责任制,大力整治占道经营,强化施工现场、渣土运输、违章搭建、店面招牌、乱停乱放等重点难点问题的管理,抓好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的环境治理。加快推进城市综合执法,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加强龙山、凤山、虎山生态环境保护,继续集中力量绿化城区山体,加快推进凤山森林公园、虎山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龙山遗址公园建设。大规模开展城区绿化活动,新增绿地面积不少于10万平方米。大力开展园林城、书画城、卫生城、文明城“四城”同创活动。

认真做好第四届国际腐蚀控制大会筹备工作。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成立大会组织机构和工作机构,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按序时进度抓好落实。加快新宾馆、城市中心广场等会议场馆建设,确保年内建成投入使用。加快城区重点路段、重要区域的改造和美化,以良好的城市形象迎接第四届国际腐蚀控制大会的召开。

(三)以生产发展为重点,全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大突破

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强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建设,大力发展块状农业。培育壮大粮食、畜牧、水果、棉花、蔬菜和林业六大主导产业,加快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点抓好特色优质农产品深度开发,推进农产品“创牌计划”,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集群,力争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新增20个比较规范的经合组织,培育5个在全市、全省具有明显竞争力的“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业招商,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吸引工商资本投资优势主导产业的开发与建设,推动高效农业上规模、上水平。着力抓好养殖小区建设和规模养殖,提高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

重点建设示范村镇,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高标准完成新农村村庄规划编制,加强规划管理,尚未制定规划的村,停止一切建房审批。以打造样板、全市领先为目标,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集中资金,加快推进示范村建设,提高新村建设标准,完善老村设施配套,做到镇有亮点、村有特色。积极拓宽新农村建设投入渠道,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新农村规划与建设,确保2008年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向示范村倾斜。全面完成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加大县乡道路改造力度,改善农村交通状况。积极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下大力气拆除沟河堵坝,疏通渠系,彻底解决水围村庄和农田内涝问题。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四清四改”活动。全面完成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深入推行村民公约制度。

加快发展镇域经济,培育经济强镇。制定完善扶持政策,在小城镇建设、项目安排等方面向乡镇予以倾斜。认真落实新的县乡财政体制,加大对乡镇招商引资的奖励力度,提高乡镇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引导乡镇开展争先进位竞赛。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努力实现乡镇工业发展新突破,以工业支撑镇级财政。抓住新一轮小城镇总体规划调整修编的机遇,制定完善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规划,结合空心村整治,着力解决好乡镇招商引资项目和城镇建设用地问题,打造一批工业增加值超亿元、财政收入超千万元的强乡强镇。

(四)以市场培育为重点,全力推动服务业发展新跨越

着力打造苏皖交界处的商贸物流中心。主动融入徐州都市圈,加强产业对接、市场对接,高起点谋划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做靓萧国商贸城,建设商业步行街,整合老城区商业中心。改造四通公司、百货公司、汽车站区域,建设315层以上的标志性建筑,引进大型商业、餐饮连锁专业店入驻萧县,提升城市中心区商业服务档次和水平。完成两个室内农贸市场和一个蔬菜批发市场建设。改造火车站、原磷肥厂区域,加快建设建材装潢、家具、针纺织品服饰、机电五金、食品批发特色专业市场。加快丁里农产品加工及物流配送中心、八公里粮油储备物流中心建设步伐,打造现代物流平台。培育壮大黄口、杨楼、张庄寨、赵庄等小商品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孙圩孜胡萝卜特色市场。  

整合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成立专门班子,聘请专家,搞好发展规划和活动策划。加速筹建萧县书画艺术城和汉画像石馆,扩建萧龙士艺术馆。出版发行《萧县文化博览》。高标准筹办第五届中国萧县书画艺术节和第二届中国萧县伏羊文化节。重点打造皇藏峪旅游品牌,实现创建AAAA旅游景区的目标。成立黄河故道、圣泉寺景区、永固水库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统筹开发旅游资源。加强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的修复和保护。进一步加强萧窑遗址的保护开发及其文化内涵的挖掘。规划建设“鞭打芦花”孝文化教育基地。

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建立对金融机构的考核奖惩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构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担保中心协调互动的平台,深入推进银企对接。积极发展咨询评估、电子商务、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整治房地产市场,规范房地产销售行为和中介服务,培育物业管理市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农村服务业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农村超市、便民店、连锁店100家。

(五)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头戏,强化领导招商,突出以商招商,推进专业招商,动员全民招商。积极参加国内外重大招商活动,提高招商实效。积极“请进来”,精心组织好各类招商节会活动,打造招商品牌。合理布局招商区域,以长三角、珠三角为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着力引进大企业和大集团。严格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建立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县上下招商引资的积极性,确保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突破25亿元。深入推进东向发展战略,继续密切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加强与徐州经济圈的协作沟通,提升新形势下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发展外经外贸,扩大特色产品出口规模,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